中華民國 110年
十週年特刊

對願景工程而言,專題報導是一連串長期的議題關注
我們特別以「交通人權」、「搶救生態」、「長照安老」、「守護孩子」、「飲食革命」、「翻轉觀念」六大面向,精選二十個專題,與您分享台灣需要亟需被關心的社會議題。


找溪望 救水路
瀏覽數 184,979
政府為防治水患投入上千億元,規劃六百多億的流域綜合治理工程,加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「水環境計畫」的二千五百多億元。第一期工程卻是高度水泥化。以公帑打造的是階梯化的排水溝,鳥獸下不去或上不來,棲地再也回不去;下一代還能看到具生命力的河溪嗎?
願景工程直擊台東縣東河鄉碇橋溪的3.5尺固床工,擋住河海洄游生物回家的路,魚兒奮力跳高卻一次次失敗。
願景工程直擊台東縣東河鄉碇橋溪的3.5尺固床工,擋住河海洄游生物回家的路,魚兒奮力跳高卻一次次失敗。
瀏覽數 464,194

瀏覽數 156,182
為未來種一棵樹

地球暖化、極地海冰消融,北極熊獵食困難,威脅並非遠在冰原,人口集中的城市首當其衝;外有極端天氣、海平面上升,內有都市熱島效應、空汙惡化困境,減碳的氣候行動須加速進行,種樹是有效廉價的減碳解方。
願景工程推出《為未來種一棵樹》系列報導,帶領讀者看見台灣的綠化困境,成為負責任的種樹人,一起展開氣候行動。
願景工程推出《為未來種一棵樹》系列報導,帶領讀者看見台灣的綠化困境,成為負責任的種樹人,一起展開氣候行動。


都市在發燒
都市熱島效應讓城市「發高燒」
汽車排廢、吸熱的柏油路、不通風的密集街區、盆地地形都是因素。研究發現,高溫讓人厭世、自殺率攀高,也讓空汙惡化。香港研究發現,2003年SARS疫情擴散也與此有關。減緩熱島效應,「紅番薯」台灣已刻不容緩。
願景工程借鏡日本、新加坡,種樹引風是解方。東京曾是全球熱島效應最嚴重城市,建築家安藤忠雄15年前發起「海之森」種樹引風的社會運動,感動50萬人捐款、參與植樹,引進海灣涼風,東京擺脫熱島重生。
願景工程借鏡日本、新加坡,種樹引風是解方。東京曾是全球熱島效應最嚴重城市,建築家安藤忠雄15年前發起「海之森」種樹引風的社會運動,感動50萬人捐款、參與植樹,引進海灣涼風,東京擺脫熱島重生。
瀏覽數 230,389

瀏覽數 882,587
小心,歧視!
單身女性是「剩女」、肥胖者是「恐龍」,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許多習而不察的偏見與歧視。
《小心,歧視!》系列報導,透過民調及個案採訪,探討單身、肥胖、同志、老年歧視的現象與成因。

瀏覽數 1,130,174
偏鄉教育
2014年起連兩年國中會考,有三成的孩子英文數學拿C級分,其中九成來自偏鄉及家庭弱勢的孩子。
台灣的偏鄉教育怎麼了?《偏鄉教育》調查報導,直擊國內偏鄉教育困境。
台灣的偏鄉教育怎麼了?《偏鄉教育》調查報導,直擊國內偏鄉教育困境。

瀏覽數 300,900
校園營養午餐
台灣不大,但22縣市對學校營養午餐有22種規定。阿里山達邦國小,學童一餐菜錢20餘元、採買食物的里程來回超過140公里,食材保鮮與否成隱憂。
然而學童每天唯一的一餐就是學校的午餐,改善孩子的校園午餐,絕對是當務之急。
然而學童每天唯一的一餐就是學校的午餐,改善孩子的校園午餐,絕對是當務之急。
瀏覽數 772,472

公
路
正
義
路
正
義
台灣每年有超過 200位行人 因車禍死亡
「天大地大,行人最大」,可惜在台灣顯非如此。為了提倡駕駛「禮讓文化」,願景工程製作《公路正義》系列報導,揭示國內行路現況、酒駕亂象,提出建設性對策,並前往交通安全排名世界前十的荷蘭、日本、新加坡採訪。


囚居晚年 不良於行的長者,
得倚靠中年兒女揹下樓看醫生
得倚靠中年兒女揹下樓看醫生
瀏覽數 180,172
不良於行的長者,得倚靠中年兒女揹下樓看醫生。年過七十的弱勢租屋族,靠廣播、社工、窗台與外界連結。老邁身體無法上下樓梯,形同囚居;缺乏無障礙設計、年久失修的家佈滿風險。
人老了,房子也老了,不適合的住宅讓「在地老化」成奢望。「老宅困老人」成為台灣難解的雙老難題。願景工程揭露全台「囚老族」數據,也實地造訪高齡者,專訪學者專家、社福團體,替長者找出安居路。
人老了,房子也老了,不適合的住宅讓「在地老化」成奢望。「老宅困老人」成為台灣難解的雙老難題。願景工程揭露全台「囚老族」數據,也實地造訪高齡者,專訪學者專家、社福團體,替長者找出安居路。
瀏覽數 637,702

毒
癮
悲
歌
癮
悲
歌


體檢行的正義
《體檢行的正義》首部曲,探討偏鄉交通困境,老人得走很遠的路、在烈日下苦等不知何時會來的公車;或者,自力救濟靠村人「白牌車」載老人就醫、領錢,號稱「千歲專車」。
願景工程每年追蹤政策進度,《體檢行的正義》2.0報導各種創新的偏鄉運輸模式遍地開花。《體檢行的正義》3.0直指偏鄉交通資源應彈性運用,應修法讓載人、載貨不必涇渭分明。交通部將修正規範,鬆綁偏遠地區客運載貨,實踐偏鄉正義,拚2021上路。
瀏覽數 424,752

瀏覽數 882,587
社會企業
追求極大獲利,幾乎是企業的鐵則。但近年來標榜「做生意也做公益」的社會企業新思維,已在全球燃起熱望。
2013年之前,社會企業(Social Enterprise)在台灣仍是陌生詞彙,常與企業社會責任(CSR)混為一談。願景工程成為國內引介「社企」理念的領頭羊,讓媒體力量化為社企發展的沃土。

瀏覽數 1,130,174
為青年尋路
當代青年處於最好也最黑暗的時代,畢業即失業、低薪、不斷擴大的社福包袱……。
如何解救「崩世代」?願景工程推出一年期大計畫《為青年尋路》四部曲,分別探討青年失業、「尼特族」、產學如何鏈結、大學貶值及高教出路;最後更討論世代衝突難解的年金改革。系列報導遠赴瑞士、法國、德國、瑞典及智利借鏡,盼為新世代找尋出路良方。

瀏覽數 22,745
隱形農業大軍
台灣農村長年缺工,勞動力缺口竟是靠失聯移工填補。願意留在農業裡的台灣青壯人力實在太少了,就算老闆每月願意給五萬,也找不到人;但非法外勞願意拿更少的錢做更多工作,換來的也是彼此的安穩。為何台灣農村要到要集體違法才能求生存的地步?
瀏覽數 116,675
大疫之下

2020 年起,驟然盤踞地球至今的新冠病毒,讓世界翻天覆地,奪去人命無數、醫療崩潰、經濟停滯。面對前所未見的變局,各國政府與個人如何因應?光是口罩,就引起「亞裔仇恨」,疫苗分配更加距各國之間的貧富差距。
疫情重擊老年族群,許多人染疫就馬上面對隔離、孤獨死。疫情也造就了最具韌性、順勢應變的一代年輕人。
疫情重擊老年族群,許多人染疫就馬上面對隔離、孤獨死。疫情也造就了最具韌性、順勢應變的一代年輕人。


飲食革命
日用飲食關乎生命,也關乎生態。
願景工程在台灣深陷食安風暴之際,推出《飲食革命》省思人/食物/土地之間的永續關係。報導米蘭世博會、食育的美日義英經驗,也報導台灣的剩食問題,並以他國的飲食教育、剩食轉盛食的經驗為鏡,鼓勵台灣政府與企業合作創造改變。
瀏覽數 582,820
瀏覽數 78,022

動
物
權
利
物
權
利
人類文明已進步到重視動物權利
只有野蠻的社會才會對動物的苦難無動於衷。台灣不當利用動物的情況十分嚴重,包括經濟動物,如雞、豬、牛的處境,雖然生來就要成為人類的盤中飧,我們更應讓動物的生存免於痛苦,解放「格子籠蛋雞」就是一例。展演動物被不當圈養、野生動物成為鏡頭下的表演者。願景工程細膩翻轉社會對待動物的觀念與行為。


觀點 新世代
瀏覽數 202,868
世界變化之快,20年前、英特爾前CEO葛洛夫說的「十倍速時代」,早已不足以形容;三年,就是一個新的「微世代」的差距。要理解當下萬花瞬間齊放的世界,隨時保有學習的心態,準備好聆聽不同的聲音,是新世代公民的標準配備。願景工程邀請各領域的好手,重新看見台灣;也與大學相關科系師生合作,推出優質報導,寫出對世界的觀察,開啟跨世代、跨國界的相互理解之門。
瀏覽數 552,660
世代共好
人類歷史第一遭,職場中人口的年紀光譜,已達四代同堂

出生於1940年代的嬰兒潮世代,跟XYZ世代競爭,34歲的臉書祖克柏與88歲的巴菲特同桌開會,是當代職場縮影。若以台灣習慣的說法就是,三四五六七八九年級生,面對同一個勞動江湖。
不同世代,帶著各自的價值觀共處,「世代摩擦」在所難免。如何才能將各世代上整合成精銳的工作團隊,相互激盪出最好一面?
不同世代,帶著各自的價值觀共處,「世代摩擦」在所難免。如何才能將各世代上整合成精銳的工作團隊,相互激盪出最好一面?


活躍老化
快速老化的台灣,如何讓長者儘量「健康到最後」,是極大的挑戰
聯合國提出「活躍老化」概念,台灣的問題卻是:台灣老了,我們的照顧力在哪裡?
根據家總推估,全國有長照需求者約七十六萬人,其中五成五由家屬自行照顧;三成靠外籍看護工,約廿三萬人;只有一成五使用政府的長照服務。
所以,台灣長照現場的實況是,政府退位,人民自救,家屬和外勞默默承擔了八成五的照顧需求。離蔡英文總統說要讓長照2.0「找得到、看得到、用得到、付得起」,這八成五的差距,如何解決?
根據家總推估,全國有長照需求者約七十六萬人,其中五成五由家屬自行照顧;三成靠外籍看護工,約廿三萬人;只有一成五使用政府的長照服務。
所以,台灣長照現場的實況是,政府退位,人民自救,家屬和外勞默默承擔了八成五的照顧需求。離蔡英文總統說要讓長照2.0「找得到、看得到、用得到、付得起」,這八成五的差距,如何解決?
瀏覽數 1,044,7719